秋天一到,不少人開始被“拉肚子”纏上——上吐下瀉、渾身乏力,吃了止瀉藥也不見好。其實,這很可能是“秋季腹瀉”在作祟。它可不是普通的腸胃不適,稍不注意就可能全家“中招”。今天就來聊聊,秋季腹瀉到底是怎么回事,該怎么防。
秋季腹瀉的“幕后黑手”,大多是病毒,其中最常見的是諾如病毒和輪狀病毒。這倆“搗蛋鬼”就喜歡秋天的天氣:
20-25℃的氣溫,簡直是病毒的“舒適區(qū)”,能在物體表面存活好幾天,哪怕是門把手、水龍頭上都可能藏著。
秋天早晚涼、中午熱,肚子很容易受涼;加上吃瓜果多、聚餐頻繁,病毒就借著生冷食物、不潔餐具悄悄進入腸胃。
病毒特別小,患者嘔吐或拉肚子時,飛沫、排泄物里都帶著病毒,別人不小心接觸到,摸了嘴就可能被感染。
和普通拉肚子比,秋季腹瀉有幾個明顯“標(biāo)簽”,不同病毒引起的癥狀還會略有差別:
可能前一秒還在正常吃飯、聊天,下一秒就突然惡心反胃,接著上吐下瀉一起來。諾如病毒感染時,嘔吐往往更劇烈,有的人吃什么吐什么,連喝水都吐;輪狀病毒則更偏向腹瀉,一天拉十幾次都不稀奇。
很多人會發(fā)燒,體溫多在38℃左右,少部分人可能燒到39℃。同時還會覺得頭疼、肌肉發(fā)酸,整個人沒精打采的,就像被抽走了力氣。小朋友癥狀可能更明顯,會因為肚子不舒服哭鬧不止,拒絕吃東西,有的還會出現(xiàn)輕微脫水,比如嘴唇干、尿變少。
如果家里有人中招,沒及時做好隔離和消毒,不出兩天,老人、孩子可能就會跟著“倒下”。這是因為患者嘔吐物或排泄物里的病毒濃度特別高,哪怕只是不小心接觸到一點點,再摸鼻子、揉眼睛,病毒就會趁機鉆進身體里。
一般來說,諾如病毒引起的腹瀉病程較短,大多3天左右就能好轉(zhuǎn);輪狀病毒導(dǎo)致的腹瀉可能持續(xù)5-7天,小朋友恢復(fù)起來可能更慢一些,需要更細心的護理。
飯前便后、出門回家,一定要用肥皂和流動水洗手,至少搓20秒(差不多唱完一遍《生日快樂》)。尤其照顧完拉肚子的人后,洗手更要仔細,別讓病毒“沾”到自己手上。
生熟食物要分開,切肉、切菜的刀和板子別混用,避免交叉污染。水果要洗干凈,最好去皮吃;海鮮、肉類一定要煮熟煮透,別貪圖“鮮嫩”。少喝生水,喝燒開的水或瓶裝水,冰飲、冰西瓜別一次吃太多,免得刺激腸胃。
如果家里有人拉肚子,嘔吐物、排泄物要用漂白 粉(或84消毒液)按比例稀釋后消毒,處理時記得戴手套、口罩?;颊哂眠^的碗筷、毛巾、馬桶,也要用開水燙洗或消毒液浸泡。
排版:135編輯器
貼紙:135編輯器
圖片:135攝影圖(ID:87736)
使用時請自行替換
文字:135AI寫作,僅用作占位,使用時請?zhí)鎿Q